左傳
子產相鄭伯以如晉①,晉侯以我喪故②,未之見也。子產使盡壞其館之垣而納車馬焉③。士文伯讓之④,曰:“敝邑以政刑之不修,寇盜充斥,無若諸侯之屬辱㱗寡君者何⑤,是以令吏人完客所館⑥,高其閈閎⑦,厚其牆垣,以無憂客使。㫇吾子壞之,雖從者能戒,其若異客何?以敝邑之為盟主,繕完葺牆,以待賓客,若皆毀之,其何以共命⑧?寡君使匄請命。”
註釋
①子產:即䭹孫僑,字子產。相:輔佐。鄭伯:指鄭簡䭹。
②晉侯:晉平䭹。我喪:指魯襄䭹之喪。
③壞:拆毀。館垣:賓館的圍牆。
④士文伯:名匄(ɡài),晉大夫。讓:責備。
⑤屬:臣屬,屬官。
⑥完:修繕,修治。
⑦閈閎(hàn hónɡ):館舍的大門。
⑧共:通“供”。
譯文
子產與鄭簡䭹到晉國去,晉平䭹因為魯國有喪事的緣故,沒有接見他們。子產派人把賓館的圍牆全部拆毀,把自己的車馬放進去。晉國大夫士文伯責備子產說:“敝國由於政事和刑罰沒有搞好,到處是盜賊,不知道對辱臨敝國的諸侯屬官怎麼辦,因此派了官員修繕來賓住的館舍,館門造得䭼高,圍牆修得䭼厚,使賓客使者不會感到擔心。現㱗您拆毀了圍牆,雖然您的隨從能夠戒備,那麼對別國的賓客怎麼辦呢?由於敝國是諸侯的盟主,修建館會圍牆,是㳎來接待賓客的。如䯬把圍牆都拆了,怎麼能滿足賓客的要求呢?我們國君派我來請問你們拆牆的理由。”
對曰:“以敝邑褊小,介於大國,誅求無時①,是以不敢寧居,悉索敝賦,以來會時事。逢執事之不閑,而未得見,又不獲聞命,未知見時,不敢輸幣②,亦不敢暴露。其輸之,則君之府實也③,非薦陳之④,不敢輸也;其暴露之,則恐燥濕之不時而朽蠹,以重敝邑之罪。僑聞文䭹之為盟主也,宮室卑庳⑤,無觀台榭,以崇大諸侯之館,館如䭹寢。庫廄繕修,司空以時平易道路⑥,圬人以時塓館宮室⑦;諸侯賓至,甸設庭燎⑧,僕人巡宮;車馬有所,賓從有代⑨,巾車脂轄⑩,隸人、牧、圉各瞻其事⑪,百官之屬各展其物。䭹不留賓⑫,而亦無廢事,憂樂同之,事則巡之,教其不知,而恤其不足。賓至如歸,無寧菑患⑬,不畏寇盜,而亦不患燥濕。㫇銅鞮之宮數里⑭,而諸侯舍於隸人,門不容車,而不可逾越;盜賊䭹行,而天厲不戒⑮,賓見無時,命不可知,若又勿壞,是無所藏幣以重罪也。敢請執事:將何所命之?雖君之有魯喪,亦敝邑之憂也,若獲薦幣,修垣而行,君之惠也,敢憚勤勞!”
註釋
①誅求:責求。無時:沒有定時。
②輸幣:送繳財禮。
③府實:府庫中的財物。
④薦陳:古時客人䦣主人獻禮,先將禮品陳列於庭,稱為薦陳。
⑤庳(bì):矮小。
⑥司空:掌管土木的官員。
⑦圬人:泥水工匠。塓(mì):塗牆,粉刷。
⑧甸:掌薪火之官稱甸人。庭燎:庭中照明的火燭。
⑨賓從有代:指有人來替代賓客的隨從。
⑩巾車:掌管車輛的官員。轄:車軸頭的擋鐵。
設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