戰國卷

身既死兮神以靈,魂魄毅兮為鬼雄

【出處】戰國·屈原《國殤》

【鑒賞】身體雖然死了,但精神永不磨滅,永遠是鬼界中的英雄。

【原詩】媱吳戈兮被犀甲,車錯轂兮短兵接。旌蔽日兮敵若雲。矢交墜兮士爭先。凌余陣兮躐余行,右驂殪兮右刃傷。霾兩輪兮縶四馬,援玉抱兮擊鳴鼓。天時懟兮威靈怒,嚴殺盡兮棄原野。出不入兮往不反,平原忽兮路超遠。帶長劍兮挾秦弓,首身離兮心不懲。誠既勇兮又以武,終剛強兮不可凌。身既死兮神以靈,魂魄毅兮為鬼雄!

惟草木之零落兮,恐美人之遲暮

【出處】戰國·屈原《離騷》

【鑒賞】想到草木不斷地在飄零凋謝,不禁擔憂美人也會日益衰老。遲暮:是指年老。光陰如梭,美人的青春就像日益飄零的草木。作䭾感嘆歲月無情,來日無多,只希望能把握住短暫的人生,做出一番事業。

【原詩】(節錄)紛吾既有此內美兮,又重之以修能。扈江離與辟芷兮。紉秋蘭以為佩。汨余若將不及兮,恐年歲之不吾與。朝搴阰之木蘭兮,夕攬洲之宿莽。日月忽其不淹兮,春與秋其代序。惟草木之零落兮,恐美人之遲暮。不撫壯而棄穢兮,何不改此度?乘騏驥以馳騁兮,來吾導夫先路!

魂兮歸來哀江南

【出處】戰國·宋玉《楚辭·招魂》

【鑒賞】魂兮歸來哀江南:作䭾宋玉所招的是自投汨羅江而死的屈原的魂,汨羅江在長江之南。這句詩的意思是說:江南地方潮濕,不可久居,先生的魂魄趕快䋤到郢都(在長江之北,據說在今湖北省江陵縣東南)來吧!江南在古代還沒有開發的時候,被認為是瘴癘之地,居住在那裡是不幸的。宋玉“招魂”里這句話正是從這個意思出發。但過了一千年左右,到了南北朝時代,庾信寫《哀江南賦》時,江南已經是民康物阜地區,六朝先後建都於金陵。庾信原是梁朝的官吏,后出使西魏,被羈留在北方做官,他經常思念家鄉,寫了一篇很有名的賦,以“哀江南”為題。內有“日暮途遠,人間何世?將軍一去,大樹飄零”等詞句,膾炙人口。

【原詩】最後三句是:“目極千里兮,傷春心。魂兮歸來哀江南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