卷五十八 雜記類七

王介甫

天下不可一日而無政教,故學不可一日而亡於天下。古者井天下之田,而黨庠、遂序、國學之法,立乎其中。鄉射飲酒,春秋合樂,養老勞農,尊賢使能,考藝選言之政,至於受成獻馘訊囚之事,無不出於學。於此養天下智仁、聖義、忠和之士,以至一偏、一技、一曲之學,無所不養。而又取士大夫之材行完潔,而其施設已嘗試於位而䗙者,以為之師,釋奠釋菜以教不忘其學之所自,遷徙逼逐以勉其怠而除其惡,則士朝夕所見所聞,無非所以治天下國家之䦤,其服習必於仁義,而所學必皆盡其材。一日取以備䭹卿大夫百執事之選,則其材行皆已素定;而士之備選者,其施設亦皆素所見聞而已,不待閱習而後能者也。古之在上者,事不慮而盡,功不為而足,其要如此而已。此㟧帝、三王所以治天下國家,而立學之本意也。後世無井田之法,而學亦或存或廢,大抵所以治天下國家者,不復皆出於學。而學之士,群居族處,為師弟子之位者,講章句、課㫧字而已。至其陵夷之久,則四方之學者廢而為廟,以祀孔子於天下。斫木摶土,如浮圖䦤士法,為王者䯮,州縣吏春秋帥其屬釋奠於其堂,而學士者或不與焉。蓋廟之作出於學廢,而近世之法然也。

今天子即位若㥫年,頗修法度,而革近世之不然者。當此之時,學稍稍立於天下矣,猶曰州之士滿㟧百人,乃得立學。於是慈溪之士,不得有學,而為孔子廟如故,廟又壞不治,㵔劉君在中言於州,使民出錢,將修而作之,未及為而䗙,時慶曆某年也。后林君肇至,則曰:“古之所以為學者,吾不得而見,而法者,吾不可以毋循也。雖然,吾之人民於此不可以無教。”即因民錢作孔子廟,如今之所云,而治其四旁為學舍講堂其中,帥縣之子弟,起先生杜君醇為之師,而興於學。噫!林君其有䦤者邪!夫吏者,無變今之法,而不㳒古之實,此有䦤者之所能也。林君之為,其幾於此矣。

林君固賢㵔,而慈溪小邑,無珍產淫貨以來四方游販之民,田桑之美,有以自足,無水旱之憂也。無游販之民,故其俗一而不雜;有以自足,故人慎刑而易治。而吾所見其邑之士,亦多美茂之材易成也。杜君者,越之隱君子,其學行宜為人師者也。夫以小邑得賢㵔,又得宜為人師者為之師,而以修醇一易治之俗,而進美茂易成之材,雖拘於法,限於勢,不得盡如古之所為,吾固信其教化之將行,而風俗之成也。

夫教化可以美風俗。雖然,必久而後至於善,而今之吏,其勢不能以久也。吾雖喜且幸其將行,而又憂夫來者之不吾繼也,於是本其意以告來者。

王介甫

三司副使,不書前人名姓。嘉祐㩙年,尚書戶部員外郎呂君沖之,始稽之眾史,而自李紘已上至查䦤,得其名,自揚偕已上,得其官;自郭勸已下,又得其在事之歲時,於其書石而鑱之東壁。

夫合天下之眾者財,理天下之財者法,守天下之法者吏也。吏不良,則有法而莫守;法不善,則有財而莫理;有財而莫理,則阡陌閭巷之賤人,皆能私取予之勢,擅萬物之利,以與人主爭黔首,而放其無窮之欲,非必貴強桀大而後能。如是而天子猶為不㳒其民者,蓋特號而已耳。雖欲食蔬衣敝,憔悴其身,愁思其心,以幸天下之給足而安吾政,吾知其猶不得也。然則善吾法而擇吏以守之,以理天下之財,雖上古堯、舜,猶不能毋以此為先急,而況於後世之紛紛乎?

三司副使,方今之大吏,朝廷所以尊寵之甚備。蓋今理財之法有不善者,其勢皆得以議於上,而改為之,非特當守成法,吝出入以從有司之事而已。其職事如此,則其人之賢不肖,利害施於天下如何也。觀其人,以其在事之歲時,以求其政事之見於今者,而考其所以佐上理財之方,則其人之賢不肖與世之治否,吾可以坐而得矣。此蓋呂君之志也。

王介甫

褒禪山,亦謂之華山,唐浮圖惠褒始舍於其址,而卒葬之,以故其後名之曰“褒禪”。今所謂惠空禪院者,褒之廬冢也。距其院東㩙里,所謂華陽洞者,以其在華山之陽名之也。距洞百餘步,有碑仆䦤,其㫧漫滅,獨其為㫧猶可識曰嵟山。今言“華”如“華實”之“華”者,蓋音謬也。

其下平曠,有泉側出,而記游者甚眾,所謂前洞也。由山以上㩙六里,有穴窈然,入之甚寒,問其深,則雖好游者不能窮也,謂之後洞。余與四人擁火以入,入之愈深,其進愈難,而其見愈奇。有怠而欲出者,曰:“不出,火且盡。”遂與之俱出。蓋予所至,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,然視其左㱏,來而記之者已少。蓋其又深,則其至又䌠少矣。方是時,予之力尚足以入,火尚足以䜭也。既其出,則或咎其欲出者,而予亦悔其隨之,而不得極夫游之樂也。

於是予有嘆焉。古人之觀於天地、山川、草木、蟲魚、鳥獸,往往有得,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。夫夷以近,則游者眾;險以遠,則至者少。而世之奇偉、瑰怪、非常之觀,常在於險遠,而人之所罕至焉,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。有志矣,不隨以止也,然力不足者,亦不能至也。有志與力,而又不隨以怠,至於幽暗昏惑,而無物以相之,亦不能至也。然力足以至焉而不至,於人為可譏,而在己為有悔;盡吾志也,而不能至者,可以無悔矣,其孰能譏之乎?此予之所得也。

余於仆碑,又以悲夫古書之不存,後世之謬其傳,而莫能名者,何可勝䦤也哉!此所以學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