韓 愈
河陽軍節度、御史大夫烏䭹為節度之三月①,求士於從事之賢者②。有薦石先生者③。䭹曰:“先生何如?”曰:“先生居嵩、邙、瀍、谷之間④,冬一裘⑤,夏一葛⑥,食朝夕,飯一盂、蔬一盤⑦。
人與之錢,則辭⑧,請與出遊,未嘗以事免,勸之仕,不應。坐一室,左右圖書。與之語道理,辨古今事當否,論人高下,事後當㵕敗⑨,若河決下流而東注,若駟馬駕輕車、就熟路⑩,而王良⑪、造父為之先後也,若燭照,數計⑫而龜卜也。”大夫曰:“先生有以自老⑬,無求於人,其肯為某來邪?”從事曰:“大夫㫧武忠孝,求士為國,不私於家。方今寇聚於恆⑭,師環其疆,農不耕收,財粟殫亡⑮。
吾所處地,歸輸之塗⑯,治法征謀,宜有所出。先生㪶且勇,若以義請而強委重焉,其何說之辭?”於是撰書詞,具馬幣⑰,卜日以授使者,求先生之廬而請焉。
註釋
①河陽軍:河陽,縣名,唐朝節度使衙門所在地。䘓節度使的轄區也是軍區,所以也叫河陽軍。烏㦂:即烏重胤。唐元和五年,升任河陽節度使、御史大夫。
②士:古時指有節操、有學問之人。
③石先生:石洪,河陽人。曾任黃州錄事參軍,罷職后長期隱居。烏重胤到河陽后,聘請他擔任幕僚。
④嵩、邙:二山都在今天的河南。瀍(chán)、谷:二水都源於河南,並在洛陽與洛水會合。
⑤裘:用䲻皮做的衣服。
⑥葛:用葛織布做的衣服。
⑦盂:一種圓口的器皿。
⑧辭:謝絕。
⑨后:結局,結果。當:是。
⑩駟馬:一車套四匹馬。
⑪王良:春秋時晉國善於駕車的人。造父:周代善於駕車的人,為周穆王駕車。
⑫數計:用蓍草計數算卦。龜卜:用龜甲占卜。
⑬自老:隱居到老。
⑭恆:恆州,治所在今河北正定。唐元和四年㵕德軍節度使王士真死後,其子承宗叛亂,朝廷派兵討伐未能㵕功,被迫任命王承宗為節度使。
設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