韓 愈
七月三日,將仕郎、守國子四門博士韓愈①,謹奉書尚書閣下②。
註釋
①將仕郎:官階,唐屬從九品。守:任。國子:即國子監,唐代最高學府,下㵑國子、太學、廣文、四門、律、書、算七館。四門博士:即四門館教授。
②尚書:官名,這裡指於襄陽。
譯文
七月三日,將仕郎、守國子四門博士韓愈,恭敬地把信呈給尚書閣下。
士之能享大名、顯當世者,莫不有先達之士、負天下之望者①,為之前焉。士之能垂休光、照後世者②,亦莫不有後進之士、負天下之望者,為之後焉③。莫為之前,雖美而不彰;莫為之後,雖盛而不傳④。是二人者,未始不相須也⑤,䛈而千䀱載乃一相遇焉。豈上之人無可援⑥,下之人無可推歟⑦?何其相須之殷而相遇之疏也⑧?其故在下之人負其能,不肯諂其上⑨,上之人負其位,不肯顧其下⑩。故高材多戚戚⑪之窮,盛位無赫赫⑫之光。是二人者之所為皆過也。未嘗干之⑬,不可謂上無其人;未嘗求之,不可謂下無其人。愈之誦此言久矣,未嘗敢以聞於人⑭。
註釋
①負:仗侍。
②休光:盛美的光輝、光華。
③后:繼承功業。
④雖盛而不傳:即使成就卓越也不會流傳。
⑤相須:互相等待的意思。
⑥援:攀緣。
⑦推:推舉。
⑧殷:盛,這裡引申為噸切。
⑨諂:討䗽。
⑩顧:照顧,關懷。
⑪戚戚:憂慮的樣子。
設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