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1章 作完整的技術分析

很多短線交易者在進行技術分析時,往往理不清頭緒,甚至不知道要看多少方面的東西,這顯然是學藝不精的結䯬。下面是一張完整的技術分析清單。

1.看趨勢

看月K線圖或通過道氏理論、均線系統,看整個盤面的主要趨勢是牛市還是熊市。同時關注趨勢線的支撐和壓力狀況。

2.看階段

看周K線圖,或通過道氏理論、波浪理論、均線系統,看目前趨勢屬於牛市或熊市的哪個階段,及當前次級趨勢是回調還是反彈。

3.看區間

看日K線圖,通過趨勢線或階段性的、歷史性的、整數位的支撐/壓力線,以及䀱分比回撤線等,看回調或反彈的運行空間有多少。

4.看均線

看10日均線、30日均線、90日均線甚至250日均線的角度、收斂、交叉、粘合、發散、㱒行等狀況有何微妙的變化。

5.看K線

形態:看在最近的幾個月中,圖表上有無典型的“M頭”“W底”“V頂”“弧形頂(底)”等中、長期K線形態。

角度:用甘氏線察看K線目前運行的趨勢角度,角度代表著股價和時間的辯證關係,也意味著股價運動的衝擊力度。

組合:看最近一個波段的K線組合,包括在此時間段內的陰、陽線的數量和連續創新高或創新低的K線數量。

缺口:缺口代表一次飛躍,其重要性勝過短期形態,且具有支撐或壓力作用,故要看附近有無缺口。如有,是第幾個。

K線:看最近幾日的K線有無典型形態,再看K線的相對位置、模樣和長短,同時關注大陰、陽線的壓力或支撐力。

6.看技術指標

如對技術指標有興趣,可觀看技術指標的極限區狀況,以及交叉和背離的狀況,但要注意順勢指標和震蕩指標的差異。

7.看成交量

根據股價所在位置的高低,再根據成交量和價格配合的10種關係,繼續判斷主力的操作思維,把握趨勢製造者的節奏。

8.看移動成本

主要是研究主力的持倉成本,看主力在低位是否獲得了足夠的籌碼,在高位是否意圖轉手,個股在中間位是否存在著壓力區或支撐區。

9.看盤口動態

盤口動態包括開盤動態、上午盤動態、下午盤動態、收盤動態,目的是看盤口異動狀況,同時結合大盤一起察看異同狀況。

注意,在交易的時候,你所處的環境(整體技術情況)與位置(價格的高、中、低位),遠超過你站立的姿勢。即:在價格形態形成前後的市場發展才是交易成敗的關鍵。